兽类多样性
(一)种类组成
长白山地质公园区域内有哺乳类动物49种,分别隶属于6目19科,约占该区域野生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17.5%。在哺乳动物中,以啮齿目种类最多,共有15种,占区内兽类总数的30.6%;其次为食肉目有12种,占种类总数的24.5%;其他动物共占种类总数的44.9%(表2-1-31)。
长白山动物区系在动物地理分布上属于古北界,按我国动物地理区划,吉林省东部属长白山地亚区。动物区系在组成成分上比较复杂,具有典型的森林喜湿和耐寒种类的古老山地森林动物区系特征。
长白山兽类区系中,有古北界特有种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、赤狐Vulpes vulpes、獾Meles meles、狍Capreolus pygargus和黄鼬Mustela sibirica 5种,仅占长白山兽类区系成分的10.4%,比例很小。但貉、獾、狍和黄鼬,却广泛分布于长白山海拔1000m以下的广大地区,并且是较为常见的种类。其中还有些兽类,是东北地区比较特殊的种类。有食肉目中的黑熊Ursus thibetanus、猞猁Lynx lynx;啮齿目中的松鼠Sciurus vulgaris、飞鼠Pteromys volans;偶蹄目中的马鹿Cervus elaphus等。另外还有一些种类和华北区是共同的,如食肉目中的狐和黄鼬等。在整个兽类区系中,主要是古北界种类,东洋界的种类不多。与东洋界共有的种有褐长耳蝠Plecotus auritus、水貂Mustela vison、巢鼠Micromys minutus、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与小家鼠Mus musculus,它们只占该区兽类种数的10.4%。动物种的分布型以东北型种类为主,极少与北方型兽类相混杂。
(二)分布特征
由于受兽类本身生物学特性、地形、气候、植被、土壤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影响,兽类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。
(1)针阔混交林带:针阔叶林带在整个长白山地质公园中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,达70%以上,为山前熔岩台地,地势平缓,伸延着一些较大的河谷、溪流及洼地。气候温暖,年平均气温3℃左右,雨量充沛,土壤肥沃,主要为山地暗棕壤。森林繁茂,植物种类繁多,结构复杂,层次不甚清晰,主要树种有红松、椴树、水曲柳、色木槭和白桦等,林下灌木、草本和藤本植物生长茂盛。
该带是兽类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带,地质公园内所有兽类在该带均有分布,其中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、棕背䶄Myodes rufocanus、红背䶄Myodes rutilus、栗齿鼩鼱Sorex daphaenodon、松鼠、花鼠、黄鼬、紫貂Marteszibellina、狗獾、野猪Susscrofa、狍等构成了该带的优势或常见类群,一些珍稀经济种类,如棕熊Ursus arctos、黑熊、黄喉貂Martesflavigula、水獭Lutra lutra、猞猁、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、马鹿、貉等数量则比较稀少。该带分布的种类有49种,占区内兽类种类的100%。
(2)针叶林带:位于中山带的倾斜熔岩高原,属温带山地针叶林气候型,特点是云雾多,相对湿度大,冬季严寒,年平均气温2℃以下。土壤为棕色针叶林土。林木高大,林相整齐茂密,植被层次清晰,林内阴暗潮湿,林分组成以针叶树为主,主要树种有云冷杉、臭冷杉、红松、黄花第一章生物多样性97落叶松等,多呈混生状态,长白松则呈零星分布,林下灌木层不发达,草本植物种类也较红松阔叶林带明显减少,林内苔藓层较厚,在老龄树的枝干上,寄生着许多松罗和悬垂藓类。针叶林带分布的兽类为40种,占区内兽类的81.6%。兽类代表种有松鼠、紫貂、棕背䶄、红背䶄、狍、马鹿和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等,其中红背䶄和棕背䶄为优势种类,松鼠和狍比较常见。
(3)苔原岳桦林带:位于针叶林带以上地带的岳桦林,分布狭窄,坡度陡,气候属于苔原带气候型,特点是气候寒冷,降水多,湿度大,风力强。土壤为亚高山疏林草甸土。林分组成单纯,主要树种为岳桦,稀疏矮曲,上部呈匍匐状生长,林内混生少量的云冷杉和落叶松,林下灌木主要有牛皮杜鹃、笃斯越橘等,草本植物茂密,主要有小叶章、高岭风毛菊等。动物种类不多,常见兽类有花鼠Eutamias sibiricus、高山鼠兔Ochotena alpina、东北兔Lepus mandshuricus、大林姬鼠、棕背䶄和鼩鼱,夏季马鹿、狍、野猪和黑熊等也常到此处避暑。
海拔2100m以上的高山苔原带位于火山锥体的中、上部,地形坡度大,多为呈放射状分布的平缓岭嵴或羊尾沟。气候属于温带山地苔原气候型,特点是气候严寒,年平均气温在-5℃以下,降水量大于蒸发量,湿度大,常年多大风。土壤为高山苔原土,土层很薄。植物群落低矮,生长期很短,代表植物有高山罂粟、长白棘豆、宽叶仙女木、笃斯越橘等。由于环境和食物条件的限制,常见的兽类只有高山鼠兔、大林姬鼠和鼩鼱类,夏季有时可见到马鹿、狍、野猪和黑熊。
在区域分布上,除鼠类和鼬类中的一些个别种类分布范围比较狭窄外,其他种类几乎均属全区分布的。针阔叶混交林、针叶林和苔原岳桦林生境中共有的种类为25种,仅在针阔叶混交林分布的种类为9种。由于受小生境条件包括植被、水源、地形、海拔、雪被等干扰因素的影响,许多兽类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,而是呈聚集状态的。
(三)兽类多样性
长白山地质公园不同植被带兽类多样性比较见表2-1-32。苔原、岳桦林多样性较其他类型低,针叶林带和真阔叶混交林带兽类多样性差异不显著。
从兽类种类的相对数量分析表明,长白山地质公园兽类中,有16 种属于遇见率小于 5%, 15 种兽类为比较常见种,有12 种为遇见率大于 50%,不确定种有6 种。近几年来,地质公园内野猪、狍、紫貂等一些动物的种群数量有了明显增 长,一些珍稀兽类如马鹿、水獭、熊类和猞猁等 种群数量趋于有所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