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栖动物多样性
(一)种类组成
长白山地质公园域共有两栖动物10种,分别隶属于2目5科,占区域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3.2%(表2-1-25)。其中有尾目小鲵科2种,其余均为无尾目种类,包括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、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、中国树蟾Hyla chinensis、日本树蟾Hylajaponica、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、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。
本区两栖动物的区系组成特征以古北界东北区成分为主,其中广布古北界和东洋界的种类有中国林蛙、中华蟾蜍、中国树蟾和黑斑蛙,主要分布于东北区的有爪鲵Onychodactylus fischeri、极北鲵Hynobius keyserlingii、东方铃蟾和黑龙江林蛙。
(二)分布特征
长白山地质公园的不同区域类型均适合两栖类陆地生活阶段栖息,而可用于两栖类产卵的水域类型有林内水体、路边排水沟、池塘、湖泊和人工水池。其中以排水沟为多,其次为自然沼泡。长白山森林中根据生境特征及集水形式,可划分为4种类型。分述如下:
(1)林内水群:林内水群分布零散,多为沟谷雨水冲割而成,部分为河岸低洼处集水坑、草甸水泡。水沟周边草木发达,质地多为泥砂或石砬,形成时间较久。
(2)路旁排水沟:公路两侧,多为机械挖掘。排水沟载面成梯形,上宽1.5~2m,底宽60cm左右,底面较平坦,个别处低洼形成浅水池,极易干枯。
(3)人工渠道:为电站引水工程,质地多为砂土地,部分地段为泥地。集水方式为林地渗水,周围未形成植被。
(4)集水池:主要以公路两侧修路挖掘土方形成的不规则的池塘,多数形成时间早,每年均有积水。
长白山区气候条件的特殊性,在本区多数种类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的针叶混交林带。种类和数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趋于减少。该区的优势种为中国林蛙和极北鲵,常见种为东方铃蟾和中华蟾蜍,较典型的特有分布种为爪鲵。
长白山海拔2000m以上苔原带,夏季可见中国林蛙和极北鲵分布,且这两种主要在小天池和泥炭藓沼泽繁殖,也有一部分在小溪沟积水的池塘繁殖。
在海拔2000m以下的岳桦林和针叶林带,有中国林蛙、极北鲵和东方铃蟾分布,但繁殖数量较少。
海拔1100m以下的针阔叶混交林带两栖类分布最多,是长白山两栖类主要栖息地。爪鲵在长白山地质公园仅分布在海拔900m以上林内山泉小溪沟。见于峰岭碱厂河、漫江河上游和北坡奶头小山一带,种群数量非常稀少。极北鲵为常见种,从下部一直到山顶的小天池均有分布。多生活在林地和林缘路旁的溪沟和池塘中,目前种群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。
中华蟾蜍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地带,多见于混交林、阔叶林。在林内和林缘的静水池中产卵。在地质公园分布较广。无斑雨蛙从地质公园苔原带到下部低山地带均有分布。栖息在林缘灌丛草地中,喜生活于较潮湿的生境。常吸附于树叶或草叶上。东北雨蛙主要分布在900m以下的低山地带。栖息在沼泽草地、林缘次生林和灌木林生境中。常吸附于树叶或草叶上。东方铃蟾主要分布在针阔叶混交林的林缘路旁和水泡中栖息繁殖,数量稀少。
黑斑蛙主要分布在1200m以下地带。多在沼泽、水塘和农田中生活,在林缘水池中亦有分布。5~6月产卵。黑龙江林蛙分布在长白山地质公园北坡奶头小山、头道、头西一带。栖息在林缘路旁池塘中,数量稀少。
中国林蛙在长白山分布很广,数量相对较多。
(三)两栖类多样性分析
长白山地质公园两栖类在针阔叶混交林带多样性较高,且与针叶林带多样性差异不显著。两栖类中大蟾蜍和中国林蛙数量下降明显,极北鲵和爪鲵的数量变化不显著,无斑雨蛙数量极少,而黑龙江林蛙已处在濒临消失的状态。